从空中鸟瞰,位于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的体育场馆群错落有致,与周边的景观融为一体,宛若梯田。这是广西以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简称“学青会”)的举办为契机,综合考虑实际需求和赛后利用而打造的集竞赛、训练、全民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训练比赛基地。
伴随着学青会脚步的临近,一批新建和改扩建的比赛场馆相继完工,会徽、吉祥物、主题曲等赛会要素陆续发布,各项筹办工作紧锣密鼓地推进,八桂大地正全力以赴迎接学青会。
三塘体育训练比赛基地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南国早报记者 苏华 摄
(相关资料图)
场馆建设“加速度”
南宁三塘体育训练比赛基地是本届学青会新建比赛场馆之一,以“梯田”为设计理念的现代化场馆群坐落在城市近郊,填补了周边体育场馆设施配套的空白。
灯光点亮,场馆的神秘面纱被一一揭开,这里将服务本届学青会射击、击剑、柔道、轮滑等多项赛事。“我们在建设场馆、选用器材的过程中,高标准、严要求推进,绝对不能因为场馆、设备器材的失误,影响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运动成绩。”南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程管理科科长粟弼国说。
从去年9月破土动工,到场馆全部建成,进入设备安装、保洁收尾阶段,三塘基地只用了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场馆建设迅速推进,得益于思路的转变。”本届学青会执委会场馆工作部场馆建设组组长、自治区体育局重大赛事项目协调推进办公室主任陆学杰说。
去年3月,自治区体育局将三塘基地等自治区本级新建场馆项目委托属地南宁代建,整合专业力量,有效解决了体育部门项目建设管理人手缺乏、经验不足等问题,发挥南宁市各部门各单位的主观能动性,按下工程建设“快进键”。场馆在建设之前就考虑到赛后利用,学青会后,这里将承接国家队和地方队训练任务,同时为周边群众提供运动休闲的好去处,打造城市活力聚集地。
本届学青会共涉及48个比赛场馆,绝大部分为修缮改造场馆。陆学杰说,按照“能用不修、能修不建、能租不买”原则,执委会制订实施了学青会场馆布局方案、配套项目实施方案等,成立工作专班,捋顺工作机制,全面加快场馆建设进度。
48个比赛场馆遍布广西14个地市,也是考虑到赛事拉动效应和场馆赛后利用能惠及更多地市。“各市主动担当,积极参与学青会承办,推动了各项工作安全、高效运行。”陆学杰说,目前,32个场馆已建设完成待开赛,13个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器材设备的安装调试,余下3个正在加紧收尾工作。
校园体育“加温度”
少年强则中国强。本届学青会是全国青年运动会和全国学生运动会合并后首次举办,为体教融合探路子,为青少年广泛开展体育锻炼造氛围。自治区党委、政府发出举全区之力办好简约、安全、精彩的学青盛会的动员令。
学青会与其他综合类体育赛事不同,分为校园组和公开组,其中校园组又分大学组和中学组,比赛规模大、参与人数多。目前看来,学青会共设39个大项、51个分项、805个小项,预计来桂运动员、技术官员等超过2万人。
本届学青会执委会竞赛组织部联络员、自治区体育局竞技体育处处长杜雪峰说,为节俭办赛,执委会首先对比赛设项进行优化,参照奥运会设项标准精简项目数量,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地方特色,如公开组增设了东道主优势项目蹼泳和技巧,接下来将成立各个单项竞委会,对项目进行进一步优化,合理控制参赛规模。
学青会校园组比赛设立了羽毛球、毽球两个大项以及啦啦操小项。自治区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工作人员黄茗说,一直以来,广西各级各类学校坚持整合民族体育与现代体育资源,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健身价值高的比赛项目,学青会的举办将开创校园体育新局面。
广西有8所高校承办本届学青会赛事,进一步扩大了学青会对校园的辐射力。13日,学青会女子手球比赛率先在南宁学院打响。南宁学院副校长龚击说,学校利用线上宣传平台及时发布学青会动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赛事活动的积极性,80多名学生志愿者投入到赛事服务中;为高质量承办学青会手球比赛,学校场馆设施进一步完善,为校园体育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备战冲刺“加力度”
全国首届学青会将于今年11月5日在广西开幕,冲浪、曲棍球、女子手球等比赛已陆续举行,学青会会徽、吉祥物、主题口号等赛会元素逐一亮相,一场青春风暴即将袭来。
烈日下,青少年运动员正在为备战首届学青会挥洒汗水、刻苦训练;高温里,广西上下贯彻“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推进各项筹备任务落地落实。
学青会开幕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志愿者、接待服务、医疗卫生、交通保障、应急管理、安全保卫、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的保障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学青会运动员村已建成,94家接待合作酒店、90家运动员食品定点供应商(基地)储备完毕,1.8万名青年志愿者整装待发。
铆足干劲,全力冲刺!八桂壮乡正以热情的姿态,迎接学青会的到来。
标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