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上海与江苏的抢三大战最后时刻上演荒诞的一分半钟,“假球”词条一度高居微博热搜第一,引发全民讨论。
一位曾先后服务过某CBA俱乐部和联赛的微博博主@篮球真好看 当晚发表了一段感言,具体如下:
(资料图片)
2017年,我当时服务CBA一家俱乐部,心里装着一个冠军梦,为球队出谋划策,想这个夏天引进哪位外援,可以帮助球队前进。会看比赛,对比数据,分析球员的弱点不足,需要怎么改进,会去分析对手,寻找赢球的办法。小本本,笔记写了很多。特别像灌篮高手里面那个卧底湘北的同学。我还会加入球迷群,和大家聊天,聊小道消息。那时我把每一位职业球员,都想象成完美的运动员,他们作息规律,勤劳刻苦,品质高尚。
也许梦实现了,也就梦碎了。当我和俱乐部,球员离的很近的时候,发现其实根本不是这样。他们甚至不如普通人好,他们抽烟喝酒泡妞,他们偷懒打游戏玩牌。这些我觉得也是人之常情,还能继续相处,但没有那种崇拜之前了。就是一个打球的,一份职业罢了。
崩溃来自于一次内部会议,一次突然的换外援。在我看来,这名外援比替代者强不少。可是管理层内部有矛盾,必须换掉。
那一刻,我完全失望了,加之一些别的事情,选择离开。那晚,发了个朋友圈,写了再见二字。然后退出了球迷群,工作群,不想再看CBA。
可是,又过了几天,晚上一到那个点,就忍不住想看。然后又悄悄的打开直播,去看场上熟悉的那些人。
后来,机缘巧合,我从服务俱乐部到服务联赛,又到另一个角度看这个联赛。我发现真的每一个角度都令我大跌眼镜。
参加CBA选秀,前方选人教练认认真真选人做笔记,内心想好了三五个人选。突然电话一来,说一个也不要。这个事情就这么过去了。这是个锤子选秀啊。
这么大个比赛,没有自己的数据中心,没有自己运营团队,没有职业裁判。或许,在学西方,能外包就外包,能省就省。但是,各种东西就是这样粗制滥造,能混一年算一年,整体就好不了。
还有很多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一说起来就又没完了。总之,不行是有原因的。今晚,能上演这么一出大戏也是有原因的。有时间,出了大事,我还挺开心。好好整整吧,不破不立。可是,破了很多次,又从来没有立起来。有点像戊戌变法,轰轰烈烈,又轰然倒塌。大家都想变好,可是每次重启都改变不了。
标签:
相关新闻